首页

女王sm圣水网站

时间:2025-05-25 13:17:38 作者: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浏览量:22323

浦江潮声涌,海派悠韵长

在上海这片奇迹的热土上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

这座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

脉动着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

  2023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

老渔阳里、辅德里、成裕里……

承载上海红色历史的里弄铭牌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密码”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2022年10月31日摄) 。 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2023年6月9日摄)。 位于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辅德里625号)的中共二大会址(2023年6月7日摄)。 2023年2月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4)彩云中队主题班会上,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和老师一起与孩子们互动。 2024年6月15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员在金爵盛典上表演。 黄浦江澎湃,展现出江海的壮阔

苏州河温婉,涵育着水乡的柔情

一江一河是上海人的城市记忆

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

经过连续多年的改造更新

江河两岸昔日的“工业锈带”

已然变为今天的“生活秀带”

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的历史建筑群(无人机照片,2023年3月3日摄)。 2024年9月28日,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水域举行。这是该赛事连续第四年在苏州河举办,滨水公共空间的贯通和两岸的建筑,为赛事举办提供了完美载体。 “祥泰木行”旧址重修后,建设成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2025年5月14日摄)。杨浦滨江曾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数十幢工业遗存在更新中被别具匠心地保留下来。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5年5月14日拍摄的由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的公共空间“绿之丘”;下图为2016年拍摄的改造前的旧貌(资料照片)。 2025年5月14日拍摄的杨浦滨江东方渔人码头(无人机照片)。 2025年4月14日在上海白玉兰观景台拍摄的城市天际线(无人机照片)。 都市繁华很近

“诗和远方”不远

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家门口“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

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解锁新场景

2020年11月12日拍摄的朵云书院观景台。有“云端书店”之称的朵云书院位于上海中心大厦52层。顾客在这里可以“抬头看云,低头读书”,并俯瞰黄浦江两岸美景。 2024年7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拍摄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美内普塔站像,这是上海博物馆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展出。该展是近20年来埃及在境外举办的最大规模文物展,其中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于2024年7月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2025年8月。 人们在上海徐家汇书院读书(2025年5月17日摄)。 2023年11月3日,一对新人在海派文化的代表建筑武康大楼前拍摄婚纱照。 2024年7月22日晚,游客在电视剧《繁花》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黄河路”夜游。 2024年12月7日,模特在“海·派张园时尚文化周”中国青年设计师时装秀上展示设计师服装作品。时装秀以张园建筑主色调与设计线条为灵感,百年石库门建筑群落为背景,将茂名北路作为T台秀场,独具上海特色。 2024年12月8日,一年一度的“银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南广场举行。从2013年起,上海音乐厅利用银杏自然景观,每年策划不同主题的音乐会,逐渐形成“银杏音乐会”这一户外音乐会品牌,以预约方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2025年1月1日,2025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正式亮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豫园灯会已成为上海标志性新春文化活动和城市文化名片。

  记者:谢环驰 刘颖 方喆 辛梦晨 王翔 陈朔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侨商:至今难忘“中国火车开到西班牙”的激动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考虑到全球贸易整体低迷,今年中国外贸欲逆势增长并非易事。此阶段,与贸易增速相比,一国外贸竞争力更重要的评判维度是国际市场份额,以及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出口情况。

【东西问】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朱清:书院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梁

“五一”假期,旅客出行需求旺盛,铁路中短途客流增加。根据截至今天8时的铁路12306数据,5月3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武汉、深圳、西安、南京、郑州等热点旅游城市和北京至上海、西安至成都、广州至南宁、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沈阳、长沙至武汉等热门区间客流相对集中。

刘树生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安徽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安徽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刘树生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台商台企:大陆内需市场与完备供应链不容忽视

扎哈罗娃言辞激烈地指出,如果美国掌握或曾经掌握过这方面的可靠信息,“那么必须立即转交给俄方”;如果美方没有这样的信息,就“无权向任何人发放赎罪券”。

中网:布云朝克特赢得“德比” 张帅强势晋级

此次入围的十大汉字是“昌”“安”“稳”“米”“贵”“缺”“绿”“诈”“乱”“难”。主办方在现场以“变脸”表演形式将十大汉字一一展现。

相关资讯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集中阶段活动在福州登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每一次重大创新都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发展,要传承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继承和弘扬创新精神。一是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二是推动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离不开法治提供的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的制度保障。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以法治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三是强化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破除阻碍和束缚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热门资讯